1 贵州煤化工的现状
目前贵州已经形成合成氨、炼焦化工、乙炔化工等三大煤化工产业系列,但煤化工产业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品种不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此外,贵州煤化工产业生产集中度底,企业规模偏小。合成氨企业平均规模为68 kt/a、电石企业平均规模为5.5 kt/a,年产100 kt以上机焦企业平均规模为270 kt/a。由于在煤炭利用中的低效率和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引进利用洁净煤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贵州煤化工依赖于我国原始的间歇固定床煤气化技术(UGI),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发了一批小化肥、合成氨等企业,为贵州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加上投资省和各厂自己具有建设、改造、运行、管理的能力和较丰富的经验,直到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可能存在并发展下去。
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因为效率低、成本高、环保差,大多运行比较困难。
2 UGI煤气化工艺的缺陷
在日益重视规模化、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率的今天,这种常压煤气化技术设备能力低、“三废”量大以及必须使用无烟煤等缺点变得日益突出:
① 固定层煤气化技术单炉生产能力小,即使是最大的3600 mm炉,单炉的产气量也只有12000 m3/h(标准状态)左右,使得造气炉数量很多,占地较大,布局也十分困难;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