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煤富氧连续气化制取合成氨原料气成功开车生产
常压固定床煤气炉的原料路线起初设计是焦炭,后来煤化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3次原料路线扩展过程:
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起小氮肥建设时期基本上都配套了石灰碳化煤球,只有少数采用了焦炭,这是在国外设计基础上的改进。
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由焦炭和初级的型煤制气扩展为大范围的使用无烟块煤,并且逐步发展为有当地产烟煤块的地区纷纷放弃石灰碳化煤球改用当地煤作气化原料,该阶段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
进入21世纪后,煤化工行业出现了一个产能快速澎涨的过程,氨醇市场由局部地区的略为短缺和大部分地区的基本饱和,快速发展为产能过剩,直至今天的严重过剩。
这个过程中同时拉动了原料煤需求量快速增加,价格快速提高,并且价格踞高不下,持续货源紧缺。
以上局面促使2005年开始的原料煤路线又一次大范围的转向型煤,从而又导致了无烟粉煤快速涨价,致使大幅度的削弱了型煤制气的经济效益。
相比无烟粉煤价格更低的只有烟煤块了,但是能不能将挥发份>20的烟煤作气化原料,一直是煤化工行业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1、分析起初气化原料选择的依据:
常压固定床煤气炉气化用煤起初定性为焦炭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大家都知道;该气化工艺起源发展于美苏,而这些国家没有挥发份<10%无烟煤,所以只能采用先焦化后气化的方法获取气化原料。实际上焦化过程就是去除挥发物质、浓缩有效物质和粉煤焦化成型三个过程的组合。
起初的石灰碳化煤球是采用低硫、低挥发份含量原料煤制作的,加石灰目的有三个;粘结塑型、固硫、提高灰熔点。改用无烟块煤制气时国家出台了“合成氨用气化煤炭国家标准”,其中制订了挥发份<10%的标准。目前用于型煤制作的粉煤也执行这一标准。
明确规定挥发份含量的意义在于减少原料煤中氧挥发物含量,减小煤气的净化处理的难度,同时使原料煤具有一定的灰熔点温度,挥发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