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发展页岩气要先解决体制问题
作者/来源: 日期: 2012-08-03 点击率:678
作为煤炭生产、消费第一大国,中国对煤炭的依赖,究竟到了怎样的地步?
全球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国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涂建军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以“十一五”末年(2010年)中国分省煤炭消耗数据为例,中国有20个省份的煤炭消耗量可以“比肩”全球前十大煤炭消耗国。其中,有五个省份的煤炭消耗量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分别是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上述省份的煤炭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印度。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国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涂建军认为,只有与进口相配合,中国煤炭生产总量控制才有保障,煤炭开采过度的问题就能得到较好解决。
根据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数据,“十一五”末年,中国消费了全球47.5%的煤炭,比全球煤炭消费前十的大国的总和,还高出25%。中国提出了“十二五”能源消费以及煤炭产量的“天花板”,并将具体指标层层分配,希望以此实现总量约束,提高能源效率。不过,涂建军提醒,上述政策容易陷入两难境地,执行时需注意防止地方统计数据失真。
另一个与之伴生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统计数据的表象,衡量全球第二大引擎——中国经济的温度。这也是困扰经济学界多年的问题,7月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在其最新报告中写道,“曾经长期被作为中国工业生产近似指标的发电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涂建军建议用一揽子统计指标综合研判国内经济走势。
眼下,中国经济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涂建军建议,此时正是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的好时机。同时,在速度与效益的博弈中,中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矛盾,需要多线展开。
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
宜定在6000万千瓦左右
要考虑如何打破电力系统尤其是电网这一块的垄断。只有将电力行业体制上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因素破除掉,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潜力才有可能彻底释放出来。
东方早报:在多煤、少油气的国内资源格局下,中国是否难以告别对煤炭的依赖?
涂建军:中国能源资源赋存具有“多煤、少气、贫油”的特点,煤炭占到了国内化石能源储量的大约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