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是开滦集团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开滦集团拥有五大煤化工园区、八个煤化工公司,是河北省焦炭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的独立煤化工企业,园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1年,开滦煤化工产业收入已经超过160亿元。
开滦煤化工产业从零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仅形成了可以生产30多种产品的煤化工产业链,而且已开始向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领域延伸。这样的信心,不仅来源于目前的成功,更来源于开滦集团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搭建的煤化工技术研发平台——开滦煤化工研发中心。
动力——买得来技术买不来核心竞争力
煤化工,这个产业从诞生起,就是以技术为核心的。作为一个在过去100多年时间里始终以采煤为主业的企业,开滦集团对煤化工技术的掌握,完全可以用“一张白纸”来形容。
2004年10月,以中润煤化工公司220万吨/年焦化项目启动为标志,开滦集团正式进入煤化工行业。开滦集团副总工程师、开滦煤化工研发中心主任房承宣见证了开滦煤化工产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对“技术”在煤化工领域的作用感触颇深。房承宣说:“在这个领域,不掌握前沿技术,就不会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这个领域常见的技术引进方式是购买“工艺包”,通俗地讲就是用买技术的方式组织生产。大型的煤化工项目,是技术含量高、环节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内采用的煤化工工艺中,由国外掌控的核心技术占有很大比例。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种方式大多情况下只能解决某一环节的问题,买得来技术,但买不来企业的持续发展。
“开滦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自主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按照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对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式的定位和要求,2009年6月,开滦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成立的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