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买得来技术买不来核心竞争力
煤化工,这个产业从诞生起,就是以技术为核心的。作为一个在过去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以采煤为主业的企业,开滦对煤化工技术的掌握,完全可以用“一张白纸”来形容。
2004年10月,以中润煤化工公司220万吨/年焦化项目启动为标志,开滦正式进入煤化工行业。开滦集团副总工程师、开滦煤化工研发中心主任房承宣见证了开滦煤化工产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对“技术”在煤化工领域的作用感触颇深:“在这个领域,不掌握前沿技术,就不会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这个领域常见的技术引进方式是购买“工艺包”,通俗地讲就是用买技术的方式组织生产。大型的煤化工项目,是技术含量高、环节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采用的煤化工工艺,国外掌控的核心技术占有很大比例,越往下游越明显。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种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解决某一环节的问题,买得来技术,但买不来企业的持续发展。
“开滦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自主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按照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对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式的定位和要求,2009年6月,开滦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成立的煤化工研发中心正式挂牌。
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认知,开滦煤化工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有着切身体会。
2009年,根据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实际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开滦将甲醇汽油列入了发展规划。一家掌握甲醇汽油配方技术的国内公司希望通过提供技术支持与开滦展开合作,条件是在开滦出资500万元人民币购买该技术的基础上,该公司以技术入股做甲醇汽油项目的控股股东———资金的作用在核心技术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乏力。
面对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