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经济大衰退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持续发酵。
9月中旬,记者在内蒙古、宁夏调查发现,中西部地区工业园区水泥、焦化、炼钢等高耗能企业多选择低负荷运转。由于市场萎缩,订单减少,一些中小企业厂区内水泥生料、生铁大量堆积,看不到生产繁忙的景象。
经济下行是上述萧条景象的根源,能源经济在此形势下大幅撤退。在内蒙古境内,高速公路上运煤货车大幅减少,万吨煤炭装车点空无一人,中小煤矿选择关门停产,工人放假应对煤炭产业萧条。
内蒙古当地一位煤矿矿长说:“因为没有需求,煤价大跌,库存大量堆积。本地中小煤炭企业成本与售价倒挂,已出现亏损,直接关停或者减产。这样的局势如果年底没有反弹,很多企业很难撑过去。”
另一组数据也印证当前下探的经济形势仍在持续。今年8月国内6个省份用电负增长,分别是宁夏(-5.22%)、河北(-4.72%)、辽宁(-3.12%)、吉林(-2.86%)、黑龙江(-1.62%)、河南(-0.48%)。
肇因于斯,山西、内蒙等产煤大省在能源经济下行中,正在遭遇空前的挑战。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工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减少、企业亏损面扩大、煤炭库存高企。
其中,山西8月当月煤炭工业增加值首次出现负增长;内蒙古国税收入增速逐月下降,8月则为-33.93%。
内蒙六成煤矿停产半停产
煤炭坑口几乎拦腰斩断的煤价,让煤矿主心惊肉跳,同样正经历痛楚的是地方财政。
上述煤矿负责人介绍:“目前,煤炭坑口价已由去年400元/吨左右下降到220元/吨左右,煤炭几乎腰斩,只得采取限产措施。此外,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