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夕阳滑向乌拉盖水库尾侧的几座土丘,寒意愈发浓烈;夜幕降临前后,草原上的风像狼嚎一般吼开来。
在乌拉盖水库以东10公里处,占地30平方公里的乌拉盖能源化工基地灯火通明,这为漆黑寂寥的原野带来些许暖意。依托当地的煤矿资源,这个基地内已建成年产110万吨合成氨、200万吨大颗粒尿素生产线和300万吨甲醇生产项目。在水库与基地之间,贯穿着一条深宽均为4米的引水渠;其犹如一条鲜活的动脉,日夜不停地向基地内输水,以保障基地年均4000万方的用水需求。
伴随大量煤化工项目的规划和落地,快速增加的工业用水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无法回避。在许多区域,传统的农牧文化与工业文明激烈交互,居民、农业与化工用水时有冲突。在“逢煤必化”的风向里,地方生态系统以及资源承载能力正面临新的考量。
水养煤
无疑,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路径;巨量的煤储成为一些资源城市的造富资本。
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