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在粗放型发展中徘徊了很久,尤其在煤炭经济领域,私挖滥采等无序发展长达近半个世纪。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我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模式发展煤炭产业。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及技术含量等因素,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目标,形成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零排放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新型发展模式,以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长期形成的功利心、思维惯性以及经济环境恶化等顽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放缓煤炭行业的转型发展。虽然我省率先在全国迈入了大矿时代,大兴科技引领、政策扶持、金融支撑等开启了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转型之路,但真正踏上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经济转型潮流,还需相当的忍辱负重后,才能浩然崛起!
1.煤炭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1.1新老交替中观念陈旧和知识匮乏难以迅速推进循环经济。
虽然山西“煤老板”的代名词渐渐隐退,但新的煤炭循环经济掌舵人和工人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煤矿,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煤炭直销的暴利,逐利意识浓厚。多数矿工简单、粗放型经营观念,文化水平低等难以迅速适应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准。
1.2政策措施不适、综合利用技术落后、循环经济产品市场乏力等因素困扰循环经济发展。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轨迹,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色的发展原则和层次,形成了与煤炭产业特征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