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5月3日爆出的一则消息,让人吓了一大跳:山西大量进口煤炭。
消息援引太原海关发布的一季度统计数据,称今年一季度,山西省进口煤炭119万吨、货值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2%和14.6%。
100多万吨的进口煤,及不上一季度山西2亿多吨产量的零头,说“大量”有点夸张。但若论增幅,这些煤漂洋过海而来,对战质优价廉的山西本地煤,能够赢下一城,已属不易。
受此影响,山西一季度吨煤综合售价同比下降7.32%,煤炭上市公司一季报利润同比下跌50%左右。
不过,进口煤真的凶猛至此吗?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持续下降,进口利润被压缩,广东贸易商抱怨,连价格较低的印尼煤进口利润都没了。
从去年3月份起,广西最大的进口煤港防城港就开始量价齐跌,目前已累计堆积进口煤650万吨。
去年上半年第一轮进口热潮袭来之时,追风做起进口煤贸易的公司,如今也是盈亏各异,有的甚至濒临倒闭。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煤炭行业仿佛陷入一个怪圈:进口煤压港——环渤海动力煤指数下降——国内企业参照降价——挤压进口煤利润空间——更多进口——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再降。
成本定价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