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8337”战略:内蒙古煤化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作者/来源: 日期: 2013-05-16 点击率:918
内蒙古围绕煤炭加工利用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已有100多项,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国家五大示范工程都已在自治区落户。
全区已形成142万吨煤制油、106万吨煤制烯烃、765万吨甲醇、20万吨煤制乙二醇、13.3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278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
当下,内蒙古煤化工正在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个个凝结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成果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正破茧而出,百舸争流般推动着全区煤化工产业在新型煤化工的道路上提速。
今年3月1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毫无疑问,全区诸多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崛起,十分契合这一发展思路,并成为打造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的先锋队。
项目支撑:煤化工产业走上现代化之路
今年4月17日至1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拉善左旗和腾格里工业园区考察时指出,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区作为煤炭大省,近几年,煤化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化工园区为载体,以基础化工原料为基点,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在全球经济放缓、自治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趋势下逆势而上,走上了一条依煤而电、依煤而化、依煤而冶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2005年2月,拥有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的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开工建设,2008年12月31日成功产出合格柴油、石脑油。2012年,企业生产油品86.5万吨,同比增长9.2%。
2006年5月,国内首套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合成油工业装置——伊泰煤间接液化项目在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