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量2.9亿吨,今年预计达到3.9亿吨。”刘凌云说。
作为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物流公司副总经理,他参与多年中蒙煤炭贸易,也见证了中蒙煤炭贸易的桥梁——甘其毛都口岸(俗称288口岸)的兴衰。
为鼓励进口优质煤种,2005年初,我国将炼焦煤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下调为零,彼时动力煤和无烟煤进口仍然分别征收6%和3%的进口关税;到了2008年,我国将所有煤炭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下调为零。相反的是,同年8月,开始对所有煤种开征10%的出口暂定关税。
与之相伴随的是,甘其毛都口岸的煤炭贸易商从最初的3家增加到四五十家,口岸附近涌现了大批厂房和建筑。
和288口岸一样,海上煤炭进口也来势凶猛。2009年,我国进口煤数量突破1亿吨,达到1.2亿吨,成为净进口国;2010、2011年进口数量分别达到1.64亿吨和1.82亿吨。
“由于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欧洲地区等煤炭进口国需求不足,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澳大利亚、南非、印尼等国进口煤价格低廉,极大挤占了国内的市场。”一国内煤炭企业人士向记者抱怨道。
这其中也伴随着煤炭贸易商群体的崛起。据煤炭专家黄腾介绍,国内从事煤炭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有800多家。
除了神华、中煤这样传统煤炭进口企业外,潮州亚太、中国秦发、广州大优煤炭等一批贸易公司活跃在沿海港口。在印尼、澳大利亚,寻找煤源的中国身影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中国海关统计的2013年1月到4月煤炭进口的排名上,去年进口第一大户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跌落至第三名,作为华能集团子公司的华能国际(sh600011)电力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出现在第二名的位置。
“从今年初,几大电力集团都在加大对采购进口煤的力度,一些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