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化工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之三
虽然国内目前尚无一套商业化运营的煤制天然气装置,但煤制气的技术经济性显然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专家指出,煤制气项目在解决了技术瓶颈、保证了市场需求之后,管输问题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
继“十一五”批准大唐克旗40亿立方米/年、大唐阜新40亿立方米/年、庆华伊犁55亿立方米/年、汇能鄂尔多斯16亿立方米/年四个煤制气项目之后,今年以来,又有中电投霍城60亿立方米/年、山东新汶矿业伊犁40亿立方米/年、国电兴安盟40亿立方米/年等8个煤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从而使煤制气成为获批项目最多的新型煤化工路径。
“这主要因为煤制气已不存在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国内需求旺盛,同时能解决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富煤地区的煤炭深加工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贺永德告诉记者。他说,德国鲁奇、英国戴维和丹麦托普索公司目前均掌握了甲烷化成套技术,其中鲁奇公司的技术在日处理褐煤1.85万吨的美国大平原煤制气工厂经过了30多年的验证。为确保项目成功,“十一五”获批的四个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