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13)开始实施,取代原有的GB13458—2001版标准。由于排放限值加严,很多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面临升级改造,一些规模小、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对于亟须淘汰落后产能,以实现集约化、大型化发展的合成氨工业来说,新标准的实施将有效促进这一进程,并带动相关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使用。
日前,在2013年度国家环保标准项目管理培训班上,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的周羽化介绍了我国合成氨工业的特点、这一标准的修订情况以及标准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脆弱的世界第一
行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都与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规划到2015年,氮肥企业数量减少30%
虽然我国合成氨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上都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根据最新的《氮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我国氮肥行业在企业数量、规模上要进一步朝集约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规划到2015年,氮肥企业数量减少30%,建成2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氮肥企业集团。
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农业发展史。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云南、上海、衢州、广州等地先后建设了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