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处境艰难,煤矿亏损面持续扩大。山西、内蒙等产煤大省(区)先后出台地方政策扶持煤炭企业,黑龙江、河北等地则加快结构调整,上大压小。
煤炭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严重,行业、企业该如何应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日前专访了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田会。
田会长期在煤炭行业工作,先后在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一直与煤炭打交道。
他认为,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已经终结,煤炭行业短期内不会走出产能过剩的阴霾。在相当长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
煤炭首次融入国际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进口煤炭达到3亿吨,今年以来进口煤炭仍不断增加,你认为这将如何影响国内煤炭行业?
田会:我认为国内煤炭行业目前面临两个最紧要的问题:一是国内产能周期性过剩的压力;二是首次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过去,煤炭的产业政策是立足国内、保障供给,煤炭行业并没有参与世界市场竞争。
前几年,中国能源需求量突飞猛进,各国都知道中国缺煤,印尼、美国、澳大利亚的煤炭大量进入我国,但国外的产能在我们的规划之外。
目前,多种因素推动统一的国际煤炭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决策要在国际背景下思考问题。进口煤对沿海冲击最大,原来国家规划都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现在国外的煤炭横跨太平洋而来,将阻击中西部的煤炭供给,这势必改变国内煤炭供给格局。
日报:你对国内煤炭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