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黄金十年戛然而止,在中国西部,一场由电力企业主导的煤炭变革正拉开帷幕。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陕西榆林,华电百万吨级煤制芳烃项目蓄势待发,并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千亿元在新疆、内蒙古建设煤、电、化一体化基地;华能规划了至少7个煤化工项目,产品涉及煤制天然气、烯烃、甲醇;最早布局煤化工产业的大唐已投入千亿,其管理层将煤化工定义为“产业结构调整,成败在此一举”;国电、中电投也纷纷在中国西部布局煤化工产业链。
在陆续控制了数量庞大的煤炭资源后,电力企业不再满足于降低发电成本抑或贩运煤炭这种较低层次的利用方式,而煤价的迅速下跌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随着煤炭深加工领域掀起的浪潮,中国的煤化工产业重新开闸。今年一季末,西部地区5个煤制天然气、4个煤烯烃和1个煤制油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总投资达2000-3000亿元。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共上报煤化工项目104个,投资规模高达2万亿元。在国家及地方规划中,至少包括陕西榆林,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赤峰,新疆准东、吐哈、伊犁、库拜等地意欲建立大型煤化工基地。
然而,面对中国重启的煤化工大幕,水资源、环境、能耗以及将要出台的碳税,成为发展这一产业必须克服的风险,国家高层对煤化工产业的态度也不无谨慎,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共计批复了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
电企涌进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