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态文明制度的体系建设中,制订绿色、循环和低碳的产业政策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王亦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必须寻找既节约资源又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
因此,能源产业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王亦楠对记者指出,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廉价能源为支撑,减轻社会负担也需要廉价能源。因此,能源结构转型不仅要强调绿色,还要强调其经济效益,不能单纯为绿色而绿色。
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双重压力
记者:为什么您认为能源产业是我国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关键?
王亦楠: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
首先谈能源紧缺问题。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30亿吨标准煤,提前11年打破了本世纪初“用能源翻一番实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幻想;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1.99亿吨,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50%的“国际安全警戒线”;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达到32.5亿吨标准煤,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尽管如此,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却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美日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则差距更大。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期,能源供需矛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