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富煤区的新疆,面对着国家大力实施“煤改气”、“油改气”等天然气替代项目的机遇,在长久以来的多方筹划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动作,在上一篇报道中,我们了解了新疆煤产业目前的境况,而本篇报道,关注的更多的是改变。在全国煤炭业如临寒冬的十字路口,身为国家第14个煤炭基地的新疆该何去何从?如何在环境保护与地区发展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巧妙拿捏。
种种迹象表明,原煤使用有逐渐被清洁能源取代的趋势。
在过去的两周里,京津冀一带的城市被烟灰色的雾霾笼罩,发展煤制天然气直供北京的可行性方案被提上日程。
与之对应的是,去年由于“煤改气”项目的实施,乌鲁木齐彻底摘掉了长年顶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有了乌鲁木齐的经验铺垫,国内一些城市加快“煤改气”的步伐。
然而,“煤改气”并没有那么简单,面对众多省市缺气的现状,中国缺油少气多煤的资源禀赋注定在煤基能源利用上走得更远。以煤制气,则被视作“富煤”中国破解少气窘境的一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