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鹤壁东大高温节能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大公司)的空置厂房内,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的科研团队在这里建立了粉末催化剂300吨/年、蜂窝催化剂500方/年的脱硝催化剂生产中间试验平台。
燃煤烟气脱硝是国家“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最近数年,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项目备受关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传统商业催化剂生产成本的透明性,燃煤烟气脱硝发展未来必将势必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过程工程所先进能源研究室在前瞻布局伊始,便高度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原始创新和未来产品的生产成本。前期研发时,研发团队就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目光,纷纷前来洽谈合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团队几年如一日的执著坚守与开拓创新,让过程工程所交出的成绩单令人眼前一亮。
原始创新集成优势
宽工作温度烟气脱销催化剂项目得到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的支持,过程工程所研究员许光文带领余剑、郭凤、杨娟等几位年轻科研骨干承担该项目的研发。
在我国,现有商业脱硝催化剂基本依赖国外传统工艺、以高档钛白(钛钨粉)为原料生产,其活性工作温度在300℃~400℃,无法应用于低负荷条件下电厂及大量工业燃烧烟气的脱硝,且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面对这些难题,研发团队立足于我国烟气排放特点和钛白生产工艺现状,从脱硝催化剂生产的源头粉末催化剂的研制出发,开发了利用含钛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