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煤化工》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气改煤,改不改?怎么改?》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文章的主题是,政府决定自7月10日起,进行新世纪以来的第三次较大的天然气价格提价,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这样一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再次面临生死抉择”。因为,“在与天然气为原料化工企业中,天然气成本超过了总成本的一半。因此,天然气涨价对气头化工企业来说等于直接割肉”,“气改煤似乎成为了气头化工企业的唯一选择”……文章中,记者透露:“据2011年的统计,国内已经完成、正在实施和规划的大型煤改气项目达15个,总投资额达340亿元”,“到目前为止,全国尚无一列大型气改煤成功的范例。”
在全球减排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大范围雾霾治理压力剧增和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气化工行业在原料成本上涨的逼迫下集体由气转煤,与世界大趋势逆向而行,这个现象值得深入探究。
前不久,BP公司发布了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该年鉴表明,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仅增长了1.8%,远低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