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110米,容量10万吨的圆形料仓
远眺未来公司煤液化项目
直径10米,高50米,全国最大的费托合成反应器
该公司锅炉、合成、净化、油品加工等五大界区设备安装紧锣密鼓进行中
兖矿集团副总经理、未来公司总经理、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启文博士
10年前,中国的煤制油领域还处于一片空白。如今,国内煤制油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风生水起,尤其是山东兖矿集团,不仅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走出了实验室,百万吨级/年的煤制油项目已经进入建设阶段,即将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在国内煤制油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中,兖矿集团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始终走在了最前沿。集团副总经理、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启文研究员和他的技术研发团队,则是这一项目的旗手,披荆斩棘,引领着中国煤制油产业发展建设的未来走向。
回国创业,满腔热情彰显拳拳爱国心
上世纪末期,国内众多高校、研究院所开展了煤液化技术的研究,但成果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离工业化之路还很遥远。而随着国内经济突飞猛进,我国自身原油供应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角度考虑,解决能源长期可靠供应,煤变油是可行途径之一,有助于中国摆脱对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过度依赖。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从能源结构来看,具备开发煤制油产业的各种战略驱动因素。于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要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
在“以煤为主,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战略下,兖矿集团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大力发展煤炭、煤化工、煤电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