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银厂,理学博士,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工作。
据媒体报道,如何应对天然气“气荒”成为国家能源局在2014年需要面对的问题。据悉,在增加天然气供应的措施中,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将加快推进。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披露,初步规划到2020年,煤制气要达到500亿立方米以上,占国产气的12.5%。我们想知道,煤制气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环境问题?煤制气是不是使用煤炭的 最好方式?煤怎样使用才清洁?
对话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李莹
●事实上,我国煤制气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西部是我国几大水系的上游,煤制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尤其是水污染,将对下游用水产生潜在的威胁。
●在实践中,煤用于发电的比例越低,污染越严重。我国《2011年能源统计年鉴》显示,生活消费燃烧每万吨煤炭约排放350吨SO2,而电力行业每万吨煤排放SO2约为56吨。
●天然气使用的分配主要以中心城区为主,没有很好地兼顾到周边区域。如果天然气有一部分用于周边污染较重的燃煤设施的煤炭替代,实际的环境效益将会更明显。
煤制气推广存在哪些障碍?
■煤制气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大规模推广煤制气产业应该谨慎。
记者:到2020年,煤制气将占到国产天然气的12.5%,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推动煤制气产业发展?
冯银厂:我不这样认为。目前,我国的煤制气产业还在试点阶段。事实上,煤的清洁利用方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发电,一是煤制气。但以目前的技术,煤制气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已经成为制约煤制气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