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世界上最脏的化石燃料。每年80亿吨煤炭消耗所带来的后果让我们这个地球不堪重负。未来,它会不会变得更清洁一些
环保主义者认为清洁煤是一个神话。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美国西弗吉尼亚,由于煤炭的开采,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顶峰已经成为谷地,山溪中流淌着橙色的酸水;再比如北京城区,在很多时候,空气的污浊度已经超过机场的吸烟室。中国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煤燃烧造成的,每年因此而过早死亡的人预计超过100万。除此之外,在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煤矿事故。
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17世纪末,当来自威尔士和诺森伯兰郡的煤点燃英国工业革命的第一把火时,英国作家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就曾抱怨弥漫在伦敦上空的烟雾“又臭又黑”。3个世纪后的1952年12月,浓厚的煤烟降临伦敦,持续了一个漫长的周末,结果引发呼吸道疾病大流行,致使12000人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死去。美国城市也不例外。1948年10月的一个周末,在宾西法尼亚州的小镇多诺拉,正在观看高中橄榄球比赛的观众突然发现他们既看不到球员也看不到球了:附近一家燃煤炼锌厂飘来的烟雾遮蔽了球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该镇有20人死亡,约6000人患病,而这也占了当地人口的近一半。
借用经济学家的委婉说法,煤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效果”,也就是说它会将高昂成本转嫁于社会。它是我们所拥有的最脏、最致命的能源。但同时,它又是我们所依赖的最便宜的能源。因而,时下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煤能不能成为“清洁能源”,而是能否让它变得足够清洁,因为这不仅可以避免地方性灾难,而且也有助于防止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
去年6月,在一个闷热潮湿的日子,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华盛顿特区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演说。这次演说是美国煤炭和电力行业最担心的,同时又是环保主义者最为期盼的。奥巴马表示,到2014年6月,美国环保署(EPA)将会起草新的规定,“中止发电厂无限制地向空中排放碳污染物。”这些规定将会纳入到《清洁空气法案》中,而该法案的出台与当年的多诺拉事件有很大关系。基于这项法案,美国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烟尘粒子已经大大降低,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未得到有效遏制。
2012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了创纪录的345亿吨,其中煤是最大的贡献者。近年来,廉价的天然气已经减少了美国对煤的需求,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煤的需求仍在上升。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