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对煤化工的发展,地方政府和产业界似乎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我有煤,逢煤必化,所以我要发展煤化工;发展煤化工,就应该在资源产地就近发展,肥水不流外人田。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对现代煤化工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后,我们完全可以有新的思维模式,那就是跳出资源、技术、市场等单一因素的考量,着眼全国甚至放眼世界寻求现代煤化工发展要素的最佳组合。
中国发展现代煤化工,其实并不具备天然的资源组合优势。煤炭富集的地区往往严重缺水,且生态敏感、环境容量低。在这些地区集中发展高耗水、高排放的煤化工项目,分流当地极其珍贵的水资源,生态风险实在很高。因此,在中国搞现代煤化工,就需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大胆创新突破。
不妨大胆设想一下。煤炭资源产地缺水,那么可否把煤炭拉到就近的水源丰富地区,异地进行转化深加工呢?大秦铁路(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全长653千米,年运煤量达到约4.5亿吨。将山西产的煤炭通过大秦铁路运输至秦皇岛,不仅快捷,运价也不高,1吨煤炭全程约15元。秦皇岛是渤海滨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