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国内现代煤化工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大唐发电,在中报中披露,截至2014年上半年,公司煤化工业务非募集资金投入已近600亿元,但旗下三大煤化工项目至今尚未有一个投入商运;报告期内,大唐发电煤化工板块亏损13.67亿元,同比扩大1.65倍,资产负债率高达84.69%。
就在一个多月前,大唐发电公告称,公司将引入国新公司重组旗下所有煤化工及相关业务。事实上,大唐发电在煤化工征途上已走过近十年。十年间,政策加码,巨资豪掷,大唐发电的煤化工业务曾备受推崇,近两年煤化工板块更是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香饽饽”。然而,曾经的十年宏图,如今却一朝梦碎,让业界及投资者一时间不明个中究竟。
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大唐发电煤化工项目自启航第一天起,技术、体制及管理等各层面问题便如影随形,一路跌跌撞撞,未来重组之路也将荆棘丛生。这可能也是当下国内煤化工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提醒投资者应重新审视煤化工这一“价值洼地”的成色。
9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致电大唐发电董秘办,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争取今年年底前完成煤化工板块资产的重组工作。但对于“项目巨亏对于重组是否会造成影响”的提问,该人士表示不予置评。
“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尴尬
8月,内蒙古赤峰市,正值旅游旺季,草原上的策马奔腾,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火热气氛。然而,在距赤峰市区三百多公里的大唐国际(大唐发电)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园区内,却显出几分萧条和冷清。午休过后,三三两两的职工步入各自生产车间,不见运煤专列熙攘进出的身影,唯有高耸的电厂烟囱向外冒着幽幽白烟。厂区周边,当地政府当初为该项目规划的规模庞大的配套项目,如今仍是一片荒地,这当中甚至包括一处占地数十亩的商业楼盘。
“按照当初规划,这个示范项目整体投产时间应在2012年,此刻应该正热火朝天地为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北京输送汩汩天然气流。”看到眼前景象,中科院大连物化所一位专家唏嘘不已。的确,这个耗资数百亿元,曾给五大电力央企之一的大唐发电带来无数光环的国内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眼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2009年8月,内蒙古大唐发电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在拿到国家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