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制气产业的考量,应该综合我国能源资源和结构现状,以及天然气市场的需求和能源安全进行系统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叫好或质疑。
近年来,基于防治大气污染的考虑,以及我国天然气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和煤炭行业的持续低迷,煤化工尤其是煤制气项目备受关注。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规范煤制油、煤制气产业的通知,更是被市场解读为“肯定大方向”的行业“强心剂”,相关项目密集上马。
与此同时,产业热潮中,各界对煤制气项目的质疑与反对声音也随之出现。尤其是作为发改委核准的首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大唐发电旗下的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不断暴露出各种问题,又引发了业界对于煤制气可行性的担忧,以及对整个产业的质疑。
然而,对煤制气产业的考虑,应该综合我国能源资源和结构现状,综合我国天然气市场的需求和能源安全,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叫好或质疑。笼统地说煤制气是好还是坏,毫无用途。
煤炭转型的有效路径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快速。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76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13.9%。2014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等环保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煤改气和油改气项目的推进,天然气需求量增长更为迅猛。
在未来,国内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和为节能环保而进行的工业气改,将会维持天然气需求量的长期增长趋势,这种“缺口”和“依赖”的情况都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