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煤制气
由二氧化碳和水引发的煤制气危机,却成为一家民企转型的契机。
一群野鸭掠过水面,落在一排由13个足球场大小并依次排开的蒸发塘里。旁边,一个占地6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业园近在咫尺。这是庆华集团在新疆伊宁的煤制气项目现场。
“煤化工环保的问题,要用事实说话。”庆华集团董事长霍庆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2009年,以生产煤基清洁能源及煤基精细化工产品为主业的庆华集团在伊宁斥资120亿元,如今,昔日的荒坡已被改造成国家煤制气示范基地。
煤制气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科研机构就开始进行煤化工技术的研发。20多年前,面对部分地区煤气缺乏的现状,国家就将煤炭加压气化企业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加以扶持。
但当大规模煤制天然气作为一个能源转化的现实选择时,争议随之而来。
煤制气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效率低,一系列疑问牵动着全社会的敏感神经。面对种种质疑,霍庆华没有争辩,他说“最好的澄清就是用所作所为去证明自己”。
2013年,庆华伊宁项目生产出全国第一方煤制天然气,如今,其产品已经通过国家西气东输二线主管道输送到各地。
但这并非坦途。
试水
2004年,庆华利用煤资源优势,开始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开始从生产煤炭转型为煤化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