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老牌煤炭企业将重振计划锁定在一个有争议的项目上。
夜幕低垂,在陕西榆林市区西南40多公里处的公路两侧,一面面印有“1号工程”和“决战2014”的标语旗在车灯照射下格外醒目。不远处,榆横煤化学工业区的兖矿集团煤制油项目现场灯火通明。
“我们力争在2015年5月前顺利投产产油。”兖矿未来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苗素军指着不远处近6层楼高的气化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为此,兖矿已等待了8年。2006年2月,兖矿榆林煤制油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并和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一同成为国家示范项目。但随后,由于相关政策变化及自身发展战略的犹豫彷徨,兖矿煤制油发展几欲搁浅。直到2014年9月2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核准了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
但是,即便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已实现盈利,煤制油较低的经济性仍然是舆论争论的焦点。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周健奇看来,神华煤化工发展得好,凭借的不是煤制油来盈利,而是整合产业链。
但兖矿董事长张新文相信,“发展煤化工是正确战略。”
1号工程
煤制油项目是兖矿集团的“1号工程”,是兖矿的希望所在。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兖矿进入快速发展期。彼时,包括神华在内的煤炭企业都视兖矿为标杆企业。即便煤炭黄金(1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