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煤制合成天然气(简称煤制气)行业逐步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十一五”期间建设了若干示范项目。同时,政府对煤制气发展经历了前期的严格控制后,从2012年开始对煤制气行业发展有意扶持。在国际油价高企、国内煤价低迷的背景下,我国煤制气发展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各地发展煤制气热情较高,煤制气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煤制气的发展仍面临着来自资源承载、环境容量、管网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挑战。
一、国内外煤制气发展现状
1.国外煤制气发展现状
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开展煤气化技术研发,多数国家只作为技术储备而未投入商业运行,目前仅美国在发展煤制气项目。美国大平原煤制气厂是目前全球(除中国外)唯一一家商业化运行的煤制气工厂。该厂建于1984年,年产能14亿立方米,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2.国内煤制气发展历程与现状
(1)我国煤制气行业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初,国家严控煤制气项目审批。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煤化工示范工作。此后,全国各地掀起对煤制气行业的投资热情,提出大量项目建设计划。2010年6月,由于担心各地项目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国家发改委专门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煤制气项目的审批权限收紧到国家层面。2011年3月,发改委再次明确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含)以下煤制气项目,最终发改委仅核准了4个煤制气示范项目。
第二阶段:“十二五”中期,国家对煤制气行业发展显现出扶持态度。2012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煤制气产量将达150亿立方米,占国产天然气的8.5%,这是煤制气首次被写入天然气发展规划。
(2)我国煤制气行业项目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国家发改委共核准了4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合计产能达151亿立方米/年。分别是大唐发电辽宁阜新40亿立方米/年项目、大唐发电内蒙古赤峰克旗40亿立方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