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批化工项目的投产以及后期布局和筹建,水资源短缺正在成为内蒙古当地化工产业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门槛。不过就在去年下半年,内蒙古被列入全国水权试点省区之一,去年年底,旨在化解这一难题的《内蒙古自治区水权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顺利通过了国家水利部组织的专家组审查,自治区内先期已经开始探索实施的盟市内、跨盟市地区间“水权转换”交易也..
水权转换试点正全面铺开——
内蒙古化工谋
①图为内蒙古亿利化学公司在鄂尔多斯市修建的防渗节水灌溉水渠,企业因此获得为期25年的每年1800万立方米取水权。
近年来,随着大批化工项目的投产以及后期布局和筹建,水资源短缺正在成为内蒙古当地化工产业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门槛。不过就在去年下半年,内蒙古被列入全国水权试点省区之一,去年年底,旨在化解这一难题的《内蒙古自治区水权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顺利通过了国家水利部组织的专家组审查,自治区内先期已经开始探索实施的盟市内、跨盟市地区间“水权转换”交易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这一创新举措随即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标志着内蒙古工业领域“取水权”改革正式破冰,多年来当地化工行业“口渴难耐”的顽疾有望从机制上得到缓解。那么,这项改革当前进展到什么程度?内蒙古化工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化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企业之殇:水资源短缺
“当前来说,水是内蒙古化工产业最大的短板之一,已经困扰全行业发展多年了。发展化工产业所必须的其他条件,诸如煤炭、电力、矿产等原料资源,甚至包括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如今在内蒙古都不是稀缺资源了,只有水,让企业可望而不可及。”内蒙古石化协会会长柳华民如是说。
据柳华民会长介绍,内蒙古地界横跨全国的西北、华北及东北,但全区80%的水资源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而近一半以上的化工企业却集中在中西部,这仅仅是自然禀赋带来的不合理。而在化工企业集中地,长期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问题,工业用水仅占1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农牧业用水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