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将优化能源结构的目光转向了煤制天然气项目,将煤制天然气作为煤炭清洁利用和终端能源消费的替代措施,以缓解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国家对煤制天然气发展的政策虽然仍表现出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但已逐步转向谨慎支持煤制天然气发展。
从2011年起,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导致的国内外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和天然气价格迅速上涨,为中西部产煤地区发展煤制天然气提供了较大利润空间,成为煤化工行业新的投资热点。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到2015年我国煤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90亿方,到2017年达到320亿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获得有关部门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有4个、获得开展前期工作“路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有17个,这些项目合计产能为1215亿方/年(一期产能650亿方/年),其中85%的产能分布在严重缺水的新疆、内蒙古地区。
我们选择了主要几种煤制天然气替代常规能源技术,选取包括原料开采、燃料生产(发电)、终端消费的全生命周期作为不同研究阶段,对使用煤制天然气替代和使用原常规能源进行分别研究,对在相同产出下的一次能耗、耗水量、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一次能耗的比较。以煤制天然气替代一些传统能源的技术,无论是发电、供热锅炉、炊事还是机动车,煤制天然气的全生命周期一次能耗都比被替代技术高。其中,煤制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会增加能耗50%;替代车用燃料(包括汽油和柴油)增加能耗80%;替代燃煤大型锅炉供热和天然气发电为最劣替代选项,都将增加110%的能耗。
但值得注意的是,煤制天然气的全生命周期能耗中有50%以上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与被替代能源技术相比,其全生命周期能耗中的终端利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