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2003 ~ 2011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7%。尽管近几年来GDP 增速相对放缓,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目标,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也将实现同步增长。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 左右。煤炭产量从2001 年的13.8 亿吨迅速增加到2013 年的36.8 亿吨。尽管近年来煤炭消费需求增速减缓,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将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然而,煤炭行业的需水量较大,水资源是该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此外,中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呈逆向分布。煤炭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而水资源储量在南方地区较为充足。因此,水资源短缺可能成为制约中国富煤地区煤炭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煤炭产业链中原煤开采、洗选、运输、转化和最终处理环节的水资源消耗问题;阐述了水资源系统和煤炭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水资源节约的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设定几种了情景假设,并预测了2020 年和2030 年中国煤炭产业链的用水量情况。
煤炭产业链中的水资源消耗
煤炭产业链由原煤开采、洗选、运输、转化以及对污染物、排放物和废弃物的处理等几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使用的水资源或是从自然水体(即地表水或地下水)中直接抽采,或是从产业链其他阶段中回收、再利用。煤炭产业链中的水资源问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对生活和生产用水的影响、水循环利用、废水处理以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
2011 年,中国总用水量为6107 亿m3,其中工业用水占23.9%。煤炭产业链中的原煤开采、洗选、燃煤发电和煤化工等是主要的用水环节。
原煤开采环节
目前,中国的煤矿数量约为14000 处,2012 年煤炭总产量为36.3 亿吨。这些煤矿中有70% 位于缺水地区,大约40% 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原煤开采过程中,每生产1 吨原煤需要消耗0.5 吨水,同时外排出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