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资源型城市进入转型阵痛期,这对于过惯了“资源为王”好日子的地方而言,将面临刮骨疗毒的考验。因煤而兴的郓城,接下来如何在因煤而转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园区经济焕发更旺盛、更持久活力?成为当地政、企间均绕不开的一道坎。
从高峰到低谷只用5年
5年前,山东郓城县以煤兴城主题战略启幕,全县上下深度挖掘煤炭产业链的步履强劲。于是,洪达化工等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企业,富海化工等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企业以及郓城煤矿、东星新能源等一批大项目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5年后,煤炭产业“大跃进”在郓城戛然而止,其受追捧热度也已退却。煤炭市场低迷不振,直接传导并影响着整个产业链条。
尤其是煤炭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煤化工园区)企业各类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价位徘徊,以洪达化工等企业生产焦炭(916, 7.00, 0.77%)为例,目前市场价为800元/吨左右,而在2010年则高达1900元/吨。针对5年前企业主营收入“年超50亿、20亿”的预期,洪达化工方面则表示,不仅相差甚远,现在只能做到维持经营,当地其他同类型企业也不过如此。此外,对照郓城县统计局提供的煤化工园区今年一季度运行数据显示,同比去年回落明显。
因企业“还活着”被调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