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煤化工项目投资超概算 行业发展遭遇威胁
对煤化工项目跟踪研究不难发现:随着中国煤化工新建项目的增加和投资额的增大,项目投资超概算的现象愈演愈烈——统计显示:在近10年建设的煤化工项目中,约一半项目投资超过了概算。其中现代煤化工项目超概算的比例高达70%,有些项目投资甚至超出概算40%以上。
那么,煤化工项目投资超概算原因何在?它会带来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防范?
大多数煤化工项目投资超概算
2014年,有关大唐集团公司的两则消息引起业内关注:
一是2014年6月20日,国家审计署公布对大唐国际集团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其中,大唐多伦46万吨/年甲醇制丙烯项目截至2012年底,实际投资额超概算61.79亿元。如果算上因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而追加的1899.86万元火炬重新设计与建造费用,则多伦项目实际投资额超概算62亿元,比当初公告的162亿元项目总投资超出38%。
二是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葛巍透露,经过重新经济技术分析,算上不断加码的环境投资,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总投资将超过320亿元甚至更高,比257.1亿元的计划投资额超出24%以上。
而据了解,“大唐投资现象”并非个案,目前煤化工项目投资超概算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
比如,规划投资179亿元的全球首套二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Ⅱ)工业化示范项目——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年产180万吨甲醇、7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虽尚未竣工验收,但其投资已经超过200亿元;渭化集团一期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最初投资估算仅6.5亿元,最终投资却突破30亿元;原计划投资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