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山东兖矿集团对外宣布,其位于陕西榆林的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投产。该项目持续近十年的长跑,终于告一段落。
兖矿集团是国内最早布局煤制油的企业之一,其煤间接液化项目和神华集团的煤直接液化项目,曾并列于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之中,备受业内瞩目。
神华直接液化项目,已在2009年投产;但兖矿煤制油项目则陷入漫长的审批中,前后打磨八年方才获得核准。其间,外部环境发生剧变,国际油价大起大落,目前仍在历史低点附近徘徊,兖矿项目甫一投产,即面临着严峻考验。
多位兖矿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兖矿历任管理层在煤制油项目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了该项目从立项到投产的漫长周期,从而也错过了投产的最佳时机。
业内认为,兖矿曾经领先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因迟迟没有工业项目的验证,在技术输出上,已逐渐被竞争对手超越。尽管如此,兖矿仍然视煤制油项目为必须的战略选择——随着煤炭市场和煤价持续低迷,延长煤炭产业链,已经成为煤炭业界的共识。
同时,“以项目换资源”,兖矿因此获取了大批煤炭资源,从而缓解了山东本部的资源枯竭危机。
八年核准路
兖矿的煤制油项目可追溯至13年前。
2002年12月25日,南非沙索公司首席工程师孙启文从约翰内斯堡飞抵上海,加盟兖矿集团。孙启文是沙索的首个华人雇员,沙索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商业运行煤间接液化装置的公司。孙的加盟,为兖矿研发煤间接液化技术提供了核心人才。
兖矿最初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发出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