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016年陕西两会的报道
1月28日和29日,政协陕西省十一届四次会议及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西安先后闭幕。在刚刚踏入“十三五”的关口,作为能源化工大省,今年陕西两会传来哪些信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于能源化工发展都提出了什么真知灼见?中国化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能源化工大省陕西的新打算
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现场。
迈向高端化: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延伸
“2016年,我们要努力重塑体现创新引领与适应消费需求的产业体系,按照中高端要求优化工业结构,打牢高端能源化工发展基础,实现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转变。”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延长石油延安煤油气综合利用等转化项目,并继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榆林和延安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记者分别参加了两市人大代表团的分组讨论。“能源化工迈向中高端化,产品首先要满足市场需求。不能再单纯追求规模化,而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能源资源转化,实现产业转型,在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上多做文章。化工企业可与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多点合作开发新技术。”娄勤俭在讨论发言时说。
“国家对油价设立了‘天花板’和‘地板’价格限制,煤化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煤炭是榆林的资源优势,今后要围绕煤炭分质清洁利用做足文章,坚持用煤先提油,打造煤—化—电等全产业链,增加资源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人大代表、榆林市长尉俊东告诉记者,他们要采取措施吸引化工企业来榆林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市场需要、大量进口的精细化工产品。目前河南骏化、上海盈得等企业,正在与榆林洽谈合作煤化工。
人大代表、延安市市长梁宏贤也认为,能源化工初级产品过剩,与产品结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重塑产业体系,对延安来说正是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新材料、新产品产生新需求,但供给还难以满足。因此,要坚持油煤气资源利用转化,紧紧盯着市场需求,让初级产品积极向下游深加工,向高端化发展,推进产业转型。
根据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陕西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陕西将实施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大型绿色煤炭基地、清洁煤电基地和煤油气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