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小说《围城》里一句名言来形容当下的现代煤化工再恰当不过: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
一方面,一些煤化工项目在多重压力下,或多方寻求兼并重组,或主动挂牌要求转让;另一方面,一些投资者或千方百计找政府要路条,或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请环评报告,拼着命地往煤化工产业里挤。笔者认为,处在当下这个时点上,无论在“里面”想出来的,还是在“外面”想往里冲的,都需多一份理性。
首先,在“里面”的切莫过于悲观。
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2005年,电力企业遭遇的“煤电倒挂”,电力企业为了拿到煤矿资源,被煤炭富集地要求就地转化上马煤化工项目,示范项目起步;而煤化工的兴盛,则源于2011年以来的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煤企亏损急剧恶化,过剩的煤炭资源不断转化为煤化工产品,“逢煤必化”成为煤企的无奈选择。在此情况下,原料、资本、技术纷纷涌入煤化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