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的《自然》杂志又确认了一项中国科技的重大突破。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透露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据悉,包信和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和潘秀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路线(简称为F-T),他们摒弃了高水耗和高能耗的水煤气变换制氢过程,创造性地直接采用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破解了传统煤化工催化反应中活性与选择性此长彼消的“跷跷板”难题,为高效催化剂和催化反应过程的设计提供了指南。这项成果被业界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自然》确认中国煤制气里程碑式重大突破:高效低耗
3月4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包信和院士在中科院物理所介绍成果。
烯烃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我国的烯烃主要由石油炼制获得,成本和环境压力很大,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也是我国近年探索的一种能源发展的新路径。
该研究成果于3月4日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过程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科学》杂志同期刊发了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