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刺激
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是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出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这个规划字里行间虽并未明确提出现代煤化工的概念,但明确了“要组织实施对大型、高效煤的气化技术开发,突破一氧化碳转化、净化、催化合成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相关表述。这个规划被认为首次从技术层面,间接将现代煤化工纳入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同年8月,经国家批准,我国第一个煤制油项目——神华集团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6月,第一个煤制烯烃项目——内蒙古大唐多伦煤制烯烃项目获得自治区政府备案,并于同年7月破土动工。这两个项目的动工,成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从设想变成现实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一夜之间激起了许多行业专家、许多企业家、许多科技人员的雄心壮志。
紧接着,2007年4月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标志着中国政府对煤化工技术示范项目的公开支持。在其第三章的“石油替代工程”中,规划明确写道中国应当“按照‘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加快发展煤基、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煤化工技术,统筹规划,有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
同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旗帜,开始大张旗鼓地鼓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等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向煤化工产业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