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总斥资高达千亿元的煤化工项目或将生不逢时?
3月中旬,中海油山西大同煤制气项目时隔三年后终于获得了环境保护部的环评批复。该项目三年前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不过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目前该项目仍处于前期准备工作,尚未正式开工建设。
对此,中海油总公司新闻办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知道此事,目前总公司还未对外正式发布相关消息。
三年时间,很多基础条件和市场要素都已悄然改变。现在,中海油正在经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业绩压力,其2015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85%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中海油40亿方煤制气项目地处严重缺水的大同地区,环保压力骤增的同时,在油价、气价低迷的背景下,未来盈利难期。
环保掣肘
上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煤化工基地。项目利用当地煤炭资源,采用碎煤加压气化和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年产煤制天然气40亿标准立方米。
3月中旬,该项目获得环评批复,来自环保部的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符合相关建设要求。原则同意中海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地点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实际上,早在2013年3月,上述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
但为何时隔三年之后,环评才通过?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认为,前几年天然气价格处于高位,天然气供不应求,很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