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煤价持续回升,首次打破4年来“旺季不旺”的局面,煤炭市场由“供需两弱”转向“供弱需强”,煤价恢复性上涨预期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煤炭企业的状况如何,煤价回升还面临哪些风险,记者走访了相关企业。
从“供需两弱”到“供弱需强”
7月2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430元/吨,实现“五连涨”,较年初吨煤上涨59元。北方港口货源紧张,部分采购商“一煤难求”。
产地方面,最新一期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为77.07点,动力煤取代炼焦煤支撑煤价继续上扬。市场煤价一路飙升,个别煤矿原煤紧张,山西北部部分重点煤矿订单已排到10月以后。
这是自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首次打破“旺季不旺”局面。2012年,环渤海动力煤价在6至7月间跌去150元/吨;2013年两月连跌40元/吨,2014年同期跌去45元/吨,2015年在415元/吨的位置艰难持平,今年则从390元/吨一路回升至430元/吨。
煤价回升的背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尤其是执行煤矿276个工作日制度以来,市场格局的调整,即从年初的“供需两弱”,逐步演变为“供弱需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