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的寒冬已经到来,投资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将坚持精细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破局之道,已成为业内的共识。那么,精细化的路径有哪些?它们能成为煤化工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吗?还存在哪些制约瓶颈?近日召开的2016中国煤化工精细化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对此把脉问诊。《中国煤化工》杂志记者也进行了调查采访。
选项一:延伸产业链
“煤炭作为中国主要一次能源还将长期保持。当前油价低煤价也便宜,煤化工发展仍有较大机遇,关键是选择好产品和工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说,现代煤化工仍处于升级示范并非产业化阶段。比如煤制油存在一定风险,能源利用率低(直接法50%、间接法40%),投资大、水耗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碳税压力凸显。
金涌认为,煤化工的出路和希望在于发展化工产品,特别是向高端产品延伸,而不是做液体或气体燃料。即使现代煤化工能生产“三苯三烯”,但也不一定有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向差异化、个性化、高端化发展,通过深度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开发特种蜡、α-烯烃、润滑油、精酚等;乙烯延伸双峰聚乙烯、茂金属催化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66、溴化丁基橡胶等;芳烃95%产自炼油,PX国内市场缺口预计到2020年达1200万吨,苯延伸尼龙6,二甲苯加工PTA(对苯二甲酸)、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产品;甲醇深加工制DMM3-5(聚甲氧基二甲醚),作为汽柴油添加组分。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元一,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继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董事长贺久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科技处处长蔡睿等专家也认为,要保证煤化工在石油价格市场变化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精细化、高端化、差异化是煤化工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整个煤化工产业链中,越往后端的精细化产品受到的市场冲击会越小。
张继明说:“现代煤化工产品特性优于石油化工路线,比如煤制烯烃中乙烯、丙烯单体的杂质含量优于石油裂解产品,煤直接液化更适合生产高级树脂、特种油品、高档润滑油、高端石蜡、高级碳素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据介绍,神华集团正在开展精细化产品开发应用,调整煤直接液化产品结构,开发特种油品、中高档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