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陕西商人赵发琦签下煤矿合作合同时,谁也没有想到探矿权纠纷一闹就是十几年。13年过去了,煤矿价格一路飙升,卷入纠纷的力量越来越多,煤矿却还空闲在毛乌素沙漠,一点也没开采。
赵发琦是陕西榆林市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凯奇莱)法人代表,在一份日期显示为2003年8月25日的“合作勘查合同书”中,他和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下称西勘院)约定,按8:2的比例出资,对陕西省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横山县波罗-红石桥煤矿(下称波罗井田)的煤炭资源进行合作详查及勘探,协议生效后,该勘查区无论升值、联合开发,还是矿权转让,所产生利益均以8:2比例分享。2003年10月,陕西省政府会议要求探矿权转让事宜一律由省政府决策,需有下游转化项目才能拿到煤矿作为配套资源。到2005年,西勘院因凯奇莱还没有找到下游转化项目要求终止合同,陕西省发改委将煤矿配给一位港商,并让其与西勘院签订了合作勘察合同。凯奇莱认为西勘院“一女二嫁”遂将其告上法庭,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双方数次上诉、发回重审、中止审理,2017年1月12日,该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庭审持续了一整天共四个半小时,虽然法庭未当庭宣判,这场旷日持久的黑金争夺战正逼近终点。
估值高达3800亿元的矿区
从2006年一审,赵发琦为了这份合同已经打了整整十年官司。
合同仅有一份原件。日期显示为2003年8月25日“合作勘查合同书”中,双方约定,依据评估报告,双方协商对矿权确价为1500万人民币,凯奇莱公司支付西勘院前期勘探费用1200万元,拥有80%的权益,在此基础上,西勘院与凯奇莱按2:8比例出资对该区煤炭资源进行合作详查及勘探。协议生效后,该勘查区无论升值、联合开发,还是矿权转让,所产生利益,均以2:8比例分享;对合作勘查所取得的成果,由双方按所占权益比例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或由双方协商,西勘院将所占权益经法定机构评估后转让给凯奇莱,由凯奇莱独自开发。
赵发琦提供的2005年详查数据显示,该协议勘查区的279.24平方公里区块下储藏着约19亿吨优质动力煤。根据当时的动力煤坑口价估算,这片矿区估价高达3800亿元。凯奇莱方面计算,按照陕西国土部门制定的探矿权转让最低指导价,凯奇莱认为自己的探矿权权益价值152亿元。随着标的物身价急剧膨胀,这份孤本合同的意义早已今非昔比。
根据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与当事人律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