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6月2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陕西省煤制烯烃(芳烃)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推进方案》)刚刚公布。作为全国煤制烯烃产能最大的省份,陕西将通过产业扩能强链、科技创新补链、园区招商扩链、产品配套延链,加快推进向下游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规划到2020年,陕西煤制烯烃产能达到520万吨,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
规模最大难掩尴尬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延长中煤榆林能化、陕煤化蒲城清洁能源、中煤榆林能化、神华榆林能化等4个大型煤(甲醇)制烯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陕西煤制烯烃总产能达310万吨,规模居全国第一。2016年完成聚乙烯、聚丙烯系列产品290万吨,同比增长70.6%,产能利用率93.5%。
虽然陕西煤制烯烃产能最大,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首先,产品呈现初级化、同质化。除延长榆能化已开始生产PPR管材等专用料外,烯烃企业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通用料。
其次,C4利用不足。在煤制烯烃生产过程中,副产的C4馏分是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含异丁烯、正丁烯和正丁烷等,其产量约为甲醇用量的5%,但受装置及工艺限制,加之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目前这部分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尚未形成稳定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小批次专用料生产条件。
再次,下游加工配套能力薄弱。烯烃聚合物下游塑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