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煤炭去产能实施的第二个年头。整个煤炭行业一方面仍旧不遗余力的关闭煤矿,另一方面也在想尽办法推进新产能的建设和投产。
但是关矿容易,开矿难,在国土资源部门、环保以及安监部门的道道严令之下,新产能的释放缓慢,煤炭仍然供应紧张,煤价始终“高烧不退”。
而经历了上一轮煤炭的黄金时期以及转型的失败之后,这一次的煤炭复苏让煤炭企业更显局促,如何脱困转型的难题似乎依旧无解。
9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和相关企业加强煤炭产运需动态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供应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努力保障十九大召开前后煤炭稳定供应。
事实上,在十九大之后,随着供暖季的来临,煤炭使用的高峰期也即将到来。在经历了2016年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之后,2017年煤价的上涨恐怕仍将持续。10月下旬,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一直在700元/吨以上,还曾一度飙涨至736元/吨,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此外,煤炭去产能带来的人员安置、资产债务问题也愈发严重,尤其债务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这一波煤价高烧不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煤炭企业又该如何转型发展?9、10月份,《能源》杂志记者走访了陕西、内蒙古、山西煤炭主产地的主要煤炭企业,就煤炭供需情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一番调研。
淡季不淡
传统的煤炭淡季为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但是从记者调研的陕西、内蒙古等主产地的情况来看,受十九大、环保、安全等因素影响,煤炭供应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