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江苏集萃托普索联合研发中心主任赵铁均
近几年来,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在工程化中存在哪些障碍?这一技术距离工业化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苏集萃托普索联合研发中心主任赵铁均。“从目前公开发表的科研进展看,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的工业化还面临很多挑战,某些方面甚至接近于‘死亡之谷’。”在赵铁均眼里,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前路渺茫。
催化剂时空收率低
从反应角度来说,要保证合成气有一定的转化率和对应产品的选择性,就要提高催化剂的时空收率;而对于分离过程来说,能量消耗则是关键,特别是对于低碳烯烃和烷烃的分离过程,能耗很高。时空收率低,未转化的物料需要大量循环,又带来了分离能耗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催化剂活性是一个基础条件,也就是说为了降低需要循环的合成气的量,必须将合成气的转化率尽可能提高,一般需要在90%左右,而且在这个条件下,反应过程的低碳烯烃选择性还不能明显降低。但从目前公开报道的进展来看,这方面差距仍然很大。
北京大学报道的Na-Fe/ZnO体系的催化剂,活性很高,CO转化率可达83%,CO2的选择性也控制得不错,而且产物中烯烃占比很大,但是轻烯烃部分选择性为26.5%。一般而言,要维持催化剂的高活性,需要提高氢气的比例,但提高氢气比例又可能会使产物中的低碳烯烃被加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