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CCIN记者从山西阳煤集团获悉,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刚刚核证签发了阳煤集团煤层气发电项目2010年二氧化碳减排量73万吨。按照约定,阳煤集团将从国际买家获得减排收益592万欧元(合人民币5400万元)。山西省环保厅原副厅长李广信在接受CCIN记者时说:“经过测算,仅山西一地,就拥有上亿吨的碳减排量。按照每吨8欧元折算,山西靠出售碳排放权可以获得近百亿元。”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怎么变成了资产,具有了经济价值?目前山西省碳交易状况如何?山西化工行业又走到了哪一步?带着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又十分有趣的问题,CCIN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 “‘空气’能卖钱,都是因为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定。《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CDM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李广信说。 他介绍,CDM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提供了商机,使温室气体的减排量作为商品在国际上交易。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发达国家可以到发展中国家去完成指标,通过投资和投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按照每吨多少美元的价格把少排的二氧化碳买过来,相当于完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