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适度发展煤化工,但政策导向是限制,鼓励煤转电。现在煤化工发展主要得益于低煤价,如果煤价上涨,煤化工的经济性将降低。” 不久之前,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更是严厉指出,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统一核准,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 这意味着,以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煤化工项目将继续“被冷处理”,煤化工项目的开展将经过更为严格的审批过程。 有业内人士打了一个形象比方:“在煤化工项目没有成熟先例的情况下,大作规划,这如同一场酒席,肉还没有熟,就高奏迎宾曲,客人们怎能入席?” 与国家政策从紧形成鲜明对比,地方政府发展煤化工的热情高涨。山西、内蒙、新疆、宁夏等资源型省份均将煤化工作为延长产业链、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国家政策和地方选择之间出现了矛盾。 煤化工再遭“冷处理” 煤化工是一项巨大的资源系统工程,涉及煤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以及诸多社会配套要求,尤其是水资源和环境因素。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煤制天然气是煤化工项目中,碳转化率(50%以上)最高的项目,最为投资者看好。即便如此,发改委还是下发产业政策,不会任由地方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史献平告诉记者。 史献平说:“目前,国家对煤化工先进行试点,....